斷食善終:送母遠行,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(畢柳鶯醫師首度獻聲感性朗讀‧線上有聲書)

講師:畢柳鶯 | 麥田出版
課程長度:5 小時 16 分鐘
課程期限:永久觀看
開放時間:2025/03/05 00:00
定價599
優惠價473

畢柳鶯醫師首度獻聲感性朗讀,《斷食善終》有聲書感動推出!

當親耳聽見母親說:「如果我不值得活了,你要幫助我解脫。」

該如何抉擇?

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,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。」

面對「送母遠行」的生死之約,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;

當生命僅餘痛苦,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!

  首度發行79折優惠價

 

中村醫師在《大往生》一書中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,海倫.聶爾玲(Helen Nearing)在《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》(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)中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。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,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,不再是令人恐懼、悲傷的,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,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。

對所有家人而言,母親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哩路,幫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死學課程。讓我們見證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,死亡可以是安詳平和的,對死亡不再有未知的恐懼,懂得珍惜、善用活著的時光,不要有遺憾,勇敢面對死亡。 ——畢柳鶯

 

●關於本書

 藉著我的筆,母親繼續精采的活著。

母親擅長瑜珈,在家積極復健,於八十三歲時惡化到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、不會翻身、進食容易嗆咳的地步。因為生命失去了意義,每日要忍受各種痛苦與不便,病情只會更急遽惡化,選擇斷食自主善終。經過三星期的漸進式斷食後,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詳往生。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陪伴、照護……

——畢柳鶯

 

 行醫超過四十年的畢柳鶯醫師,親耳聽母親說:當我不值得活了,你要幫助我解脫。

母親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,這是一種小腦退化的遺傳性疾病,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。二○二○年冬天,畢柳鶯帶著行李,從台中自宅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台北娘家,赴一個最遙遠的生死之約。六十五歲的她,展開行醫以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──陪伴八十三歲的母親斷食,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……

這是母親教導她的最後一堂生死課。

現代社會有許多意外、疾病以及醫療的介入造成越來越多的人失去意識、重度癱瘓、依賴維生系統而沒有意義的歹活著。當生命僅餘痛苦,不再有樂趣,且造成家人和社會的重大負擔時,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?

畢醫師說:死亡的過程也是醫療的一部分。

書寫此書的目的,是分享母親積極面對疾病的樂觀與毅力、豁達面對死亡的勇氣與智慧、斷食善終的過程以及家人支持的重要。斷食善終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,凸顯尊嚴善終法立法的迫切性。……希望喚起更多民眾的注意,平時就討論死亡議題,為善終作準備。並督促政府以及醫界順應民意及世界潮流,通過尊嚴善終法案,讓台灣成為更具有人道自由的國家。

全書從畢柳鶯醫師母親的身世、母親家族遺傳的小腦萎縮症,到母親如何勇敢面對死亡;也從如何幫助母親斷食想法的由來、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歷程,到探討台灣現階段有關善終議題的現況以及可以再努力的空間。畢醫師將這些歷程與思考,一段段特殊的學習經驗,以醫者和女兒纖細的觀察,娓娓道來……除了有感性的故事,更有理性的探討。

讓我們不只是讀一個感人的故事而已;從此刻起,讓我們一起為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尊嚴,慎重思考,並且付諸行動。

 

●特別撰文推薦

這本書提供了有血有淚、有情有義的如何在「小我」的立場為摯愛的母親完成「善終」的心願,又能有條有理地整理出這麼豐富的國內國外的資料,影響「大我」的台灣社會。本書堪稱「情」、「理」、「法」三者兼顧的好書!——賴其萬

畢醫師這本新書,她的弦外之音,隱藏不能再浪費時間,不管是公投或立法通過死亡權利法案,尊重意識清楚,無法治癒,痛苦難受患者的自主願望與權利。——江盛

在有限的生命裡,活出有尊嚴、負責任的每一天。生是偶然,死是必然。母親對於死亡的坦然,實是寶貴的一課。——畢恆達

面對生死、臨終陪伴,很不容易。感謝畢醫師出這本書,我想,這本書會是將來無數個家庭去面對家人重病、臨終時,最好的臨終陪伴寶典。——周志建

這是一本生命教育之書,也是精采的家族歷史,從個人的生命遭遇,關注個人的生命史,充滿人性的關懷,將生命視為整體,充滿療癒的能量。對於台灣社會,對於生命的眼光,都是一本重要的書。——李崇建

 

●感動推薦

王美霞(南方講堂創辦人)

平路(作家)

江盛(婦產科醫師,安樂死立法推動者)

李崇建(作家,資深生命教育工作者)

周志建(資深心理師,故事療癒作家)

洪仲清(臨床心理師)

畢恆達(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)

陳耀昌(醫師,《傀儡花》、《島嶼DNA》作者)

賴其萬(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)

蘇絢慧(諮商心理師)

(依姓氏筆劃排序)

 

◎背景音樂提供:RABPIT Studio

◎曲名:The beginning of memories

  • 0_前言:思考死亡,面對死亡
  • 0_前言:思考死亡,面對死亡 18:11
  • 1_小腦萎縮基因篩檢記
  • 1_小腦萎縮基因篩檢記 22:40
  • 2_坎坷人生孤女淚
  • 2_坎坷人生孤女淚 21:09
  • 3_愛要及時,牽手旅遊
  • 3_愛要及時,牽手旅遊 10:30
  • 4_自行復健,積極生活
  • 4_自行復健,積極生活 17:06
  • 5_父親往生,母獲自由
  • 5_父親往生,母獲自由 22:36
  • 6_與看護相伴的日子
  • 6_與看護相伴的日子 11:57
  • 7_自主善終的抉擇
  • 7_自主善終的抉擇 14:23
  • 8_愛的極致是放手
  • 8_愛的極致是放手 16:26
  • 9_斷食歷程
  • 9_斷食歷程 20:04
  • 10_生前告別式
  • 10_生前告別式 11:20
  • 11_三個葬禮,三樣情
  • 11_三個葬禮,三樣情 15:22
  • 12_拔管善終的意外之旅
  • 12_拔管善終的意外之旅 19:31
  • 13_善終權利立法進化史
  • 13_善終權利立法進化史 35:54
  • 14_不得安樂死的自力救濟
  • 14_不得安樂死的自力救濟 13:16
  • 15_後記/母親雖死猶生,與父親和解
  • 15_後記/母親雖死猶生,與父親和解 07:47
  • 16_最寶貴的一課:母親對於死亡的坦然/作者弟弟 畢恆達(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)
  • 16_最寶貴的一課:母親對於死亡的坦然/作者弟弟 畢恆達(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) 21:00
  • 17_生與死的難題/作者先生 黃東曙(博生婦產科診所醫師)
  • 17_生與死的難題/作者先生 黃東曙(博生婦產科診所醫師) 17:42
  • 斷食善終_試聽 免費體驗 04:57

購課前,對於課程有任何疑問嗎?

歡迎所有會員在購買課程前,在此提出關於課程的任何疑慮或問題。

您需要登入後才能開始留言

目前還沒有任何討論或留言喔!

本課程的重要資訊都會在此公告

這裡會由開課單位或講師發佈課程的重要資訊,如果對於課程有任何問題,歡迎到「購課留言」詢問。

目前還沒有任何課堂公告。